近日,足球论坛 陶玉强教授团队与兰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等单位合作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发表了“Tracing Footprint and Risk of Microplastics and Microfibers in the Lakes across China”的研究论文。论文首次通过全国尺度的野外调查研究了中国102个湖泊(水库)中微塑料和微纤维的分布规律和来源,并将微塑料和微纤维区别开,首次将残留单体和残留化学添加剂以及人类足迹纳入微塑料和微纤维的生态风险评估,基于人类足迹以及微塑料和微纤维的四个维度(残留单体和残留化学添加剂、尺寸、形状及颜色)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微塑料和微纤维的生态风险评估方法(IMRI)。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湖泊沉积物中微塑料和微纤维的丰度为0.3 – 66.7 个/克(干重)。微纤维和纤维状的微塑料分别占总丰度的45%和32%。IMRI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33.3%、28.4%、27.5%和9.8%的中国湖泊的沉积物中的微塑料和微纤维生态风险达到了中风险、极高风险、高风险、低风险。与以往使用的PLI、PHI、RI方法评估结果相比,IMRI评估的中国湖泊微塑料和微纤维生态风险与中国湖泊实际污染情况更接近,且不需要背景值。第二和第四产业相关的人类活动以及水产活动分别贡献了中国湖泊沉积物中64%和36%的微塑料和微纤维丰度,构成了极高风险和高风险。由于添加的有毒添加剂,主要来自水产活动的人造纤维素微纤维贡献了61%的生态风险。残留单体和残留化学添加剂、尺寸对微塑料和微纤维生态风险的贡献分别为42.7%和42.3%。
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适用于全球的微塑料和微纤维生态风险评估方法,首次量化了残留单体和残留化学添加剂对微塑料和微纤维的生态风险的贡献,强调了人造纤维素纤维对生态风险的贡献,提供了102个中国湖泊的微塑料和微纤维数据,为中国湖泊微塑料和微纤维的治理提供了重要借鉴。
论文链接://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5c09837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陶玉强,足球论坛 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湖泊与海洋环境污染及其生态效应。
第二作者:梁晗曦,足球论坛 2022级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
论文的图片摘要